根据北京东方公司发布的公告,12英寸OLED微显示设备(硅基OLED)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实施。该项目第一期预计于2021年启动,第一期将于2020年8月启动,工艺设备目前正在调试中;第二期将于2022年点燃;第三阶段将于2023年启动;预计2024年1月完工。
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)微显示器是以单晶硅作为有源驱动背板,结合CMOS工艺和OLED技术的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,具有自发光、厚度薄、重量轻、视角大、发光效率高等特点,易于实现高像素密度、易携带、低功耗等特点,特别适用于AR/VR等近眼显示器件。
此外,根据北京和东方今年3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的信息,云南创视光电8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生产线在2019年实现了批量生产,目前正在增加生产能力。
与8英寸生产线相比,新的12英寸生产线的优势更加明显。

赛迪智囊团集成电路研究所博士马贝贝说:"硅基OLED背板是硅基的,所以它的成本计算与集成电路有一些共同点。"使用的硅片越大,可用性和成本效益就越高.此外,近几年来,8英寸晶片的生产能力相对紧张,而12英寸的产能相对宽松,使得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公司更容易在上游制造工厂获得晶片产能。
马北备指出,除了显示设备的技术进步外,近眼显示市场要取得突破,还需要光学器件、系统芯片、传感器等组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以及与VR/AR系统平台和内容开发等下游资源的进一步合作开发。
近年来,中国迎来了一波硅基OLED生产线投资热潮,投资规模已超过100亿元。由于京东、观世诺、昆山孟县、西泰科技、合肥视觉等企业已进入游戏,国外苹果公司正积极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硅基OLED显示屏产品,为下一代可穿戴设备--苹果AR眼镜上市。
随着VR/AR产业的发展,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,2023年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美元。然而,Omdia首席分析师刘慧莲认为,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的成熟程度、容量规模和成本优势需要改进,而且该行业至少需要两年才能成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