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要求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,督促和引导高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"财务商"教育,结合新生入学教育、日常思想政治教育、安全知识竞争、校园理财知识等,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。
编织政府的"补贴网络"是防止大学生陷入不良网上贷款的重要保障。教育部明确表示,要落实补贴政策,尽全力帮助。对高校进行监督指导,确保各项助学政策到位,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,切实保障有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、住宿费用和基本生活费用等方面的保障工作。"-
要实施紧急救助,要尽力帮助。高校要完善特殊困难救助机制,设立专项财政资助基金,对家庭发生重大变化的学生提供紧急援助,解决学生的临时和迫切的资金需求。
要注意发展的需要,尽力帮助,鼓励合格的高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,支持学生开展扩大学习、创新和创业等活动,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。

同时,教育部强调要建立联合防控机制、日常防控机制、实时预警机制,坚决抵制校园不良贷款。高校要主动与公安部门和金融监督部门合作,定期开展校园不良贷款的接触和安排工作,准确打击校园不良贷款。高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,严格防止校园不良贷款的宣传和借阅,积极动员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线索,举报校园不良贷款的组织和个人。
教育部还提出,高校要正视大学生的合理信贷需求,主动与银行机构联系,与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合作,以方便的程序、合理的利率和可控的风险,开发和完善高校助学、培训、必要消费等金融产品,以满足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,同时与金融监督部门和银行机构合作,做好校园信用管理工作,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,切实保护和维护学生的权益。